隨著云計算這個詞越來越多的曝光在人們眼前,以云計算為主要技術的供應商直接的競爭也越加激烈。這些企業爭先恐后的將自家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中,加劇了競爭的激烈性。而這些廠家的目的,無疑就是想要成為業內最好的物聯網平臺。
在現代生活當中,各類傳感器可以說已經無孔不入的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它們的使命就是記錄各種數據,那么記錄下來的數據將被怎樣處理呢?這就是一個新的問題。雖然簡單的數據和即時性數據可以在本地處理,但是相對更為復雜的數據比如預測性分析、移動設備上的視覺化數據以及需要與其他設備或應用互動的數據則需要在云中處理。云計算供應商們已經開始爭奪這個與數據處理有關的市場了。
目前,各大廠商紛紛通過并購和低價的策略來試圖在競爭當中取得優勢。但實際上,云供應商們還需證明它們是能夠滿足物聯網的特殊需求的最強大的平臺。在三家最大的云供應商之中,微軟或許擁有最有競爭力的物聯網服務。它在有限范圍內發布了一款名為Azure Intelligent Systems Service的服務,據說不但可以幫助用戶收集、存儲和處理設備數據,而且還能將各種設備和服務連接在一起甚至管理它們。
從發展上來看,亞馬遜和谷歌最后都有可能推出十分相似的服務項目。在同一個數據中心里和相同的平臺上利用相同的工具來收集、存儲和管理所有的數據必然能在簡單性和延遲上更勝一籌,這種優勢是客戶們無法抗拒的。與很多技術創新一樣,這很可能會從某一個應用案例和某一種設備或感應器開始,但是企業用戶們在利用新設備處理更多的數據并且復雜性猛增的時候,它們也許會開始尋求幫助。
但是除去市場需求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還未被大多數廠商所發現,那就是政府訂單。阿貢國家實驗室最近部署了一個全新的項目,該項目可以檢測空氣質量和其他環境因素。該項目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將那些數據與公共健康數據聯系在一起,以找出外部因素如何影響芝加哥市不同地區的市民健康的原因。11月份將推出一款配備了40個感應器的新設備,并且市政府的口頭承諾,保證會使用1000臺這種新設備。
消費者和企業市場上的積累競爭讓大部分大廠商分身乏術,而另一部則已經開始了政府訂單的爭奪。很多的政府機構已經意識到了云計算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并且能夠勝任一些非重要數據或著工作的存儲和執行。這一優勢在政府機構開始對基礎設施進行限制的今天顯得尤為明顯,相信再過不久,會有更多的政府機構開始尋求與云服務供應商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