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資源矛盾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解決之道。從某種意義上看,大姨嗎的母公司友樂活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在剛剛參加完2016洛客發布盛典后,大姨嗎創始人兼CEO柴可又出現在 TEDXlujiazui 的大會現場。在名為“一睜眼看見智能醫療”的主題演講中,柴可針對當前的醫療健康環境及醫患矛盾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之道。短短十幾天的時間,那臺采用 FI-POCT 系統 (family intelligent point of care testing),家庭智能即時檢驗系統的全新智能家庭醫療設備已足夠令行業“驚艷”,更讓家庭醫療健康領域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
大姨嗎創始人兼CEO柴可在TEDXlujiazui現場演講
緩解當下最大的行業痛點
這臺計劃在2017年正式推出的設備僅有 ipad 般大小,但其集成的檢測功能與科技含量卻與醫院內的專業儀器別無二致。在大量臨床實驗中,其做到了偏差率僅有不到萬分之九。目前,已獲得了全國最嚴格的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二類醫療器械證的它,可以輔助3大類(生殖、內分泌、代謝疾病)200多種疾病的診斷和輔助診斷,還可以輔助5大類500多種疾病的隨診、跟蹤及遠程復查。同時,這款設備可以幫助用戶完成從醫療數據到正常語境解析的龐大工作。
當前,設備主要面對備孕及孕期女性,未來將拓展到全部家庭成員。正如柴可在 TEDXlujiazui 大會上所言,希望給予受眾智能、精準、方便的使用體驗,為醫生和患者搭建一座“在家就可以便捷、準確地監測身體數據的橋梁”。
為了研發這臺智能家庭醫療設備,柴可和他的團隊用了近三年的時間。背后的動力,則來自于對醫療資源稀缺與分布不均的深入思考。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8萬余個,執業醫生282萬名,大到綜合三甲型醫院,小到村衛生所、健康小屋,平均每個點可以配置的執業醫師資源僅有2.8個。醫療資源的緊缺在婦產科尤為突出,二胎政策開放為未來每年帶來1780萬 - 1950萬新生兒,然而近年來婦產科醫生的流失率卻高達8%。
醫生與患者數量之間的嚴重不對等導致醫生超負荷工作成為一種常態,而大量的無效門診及遠程無法獲得有意義的醫療級別數據的本質痛點,更壓榨了醫生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時間資源。醫生們無法持續追溯和跟蹤自己診斷治療的結果,也無法進行復診和隨診,積累學術數據與臨床經驗便無從談起,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柴可認為,只有幫助用戶實現足不出戶就能便捷地獲取有效醫療級數據,大幅增加醫生的有效時間,提升患者的服務體驗,才能觸碰到醫療矛盾的核心。他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類似這樣的家庭輔助診斷、隨診工具出現,從簡單的初篩和預診開始,到深度診斷和隨診,記錄用戶身體的各個維度。“也許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我們已站在了風口之上,這一天一定會到來。”柴可說,醫院最終只會承擔手術中心和重癥的監護的職能,其它功能部分將會被拆解,更多診斷和輔助診斷的過程勢必會在家里完成。
立足于醫療健康產業的未來
柴可團隊看重的是能否為用戶及行業帶來價值,做智能家庭醫療設備如是,做大姨嗎亦如是。自2012年問世以來,大姨嗎以女性經期管理工具的屬性為人所熟知,但那句“讓獲取健康更簡單”的slogan卻一直未受到太多的關注。事實上,相較于互聯網企業的顯性特征,醫療和健康才是大姨嗎在四年的時間里始終專注發展的領域。
在2016年下半年,大姨嗎先是與一站式健康管理平臺醫通在線達成戰略協議,共同進行女性健康大數據研究和應用,開發針對女性、孕婦的健檢、健康管理相關產品,深挖醫療資源。隨后,大姨嗎又攜手春雨醫生,開設“醫生問診”功能模塊,撬動了移動醫療行業最“渴求”的醫生資源。經過這一系列的資源優化及整合,柴可團隊深耕醫療健康領域的意圖愈發明顯。此番推出的智能家庭醫療設備,將通過大姨嗎的經驗及流量導入,在家庭醫療健康領域進行更深入的耕耘。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176.6億元,發展至2015年的480億元,近5年的復合增速接近每年22%。在政策扶持、社會經濟發展及健康觀念轉變的共同作用下,家庭醫療健康產業的空間廣闊,將成為未來五至十年中國大健康行業中的重要增量。然而對比于發達國家家用醫療器械占到整個醫療器械產業40%的規模,國內市場方興未艾,且很大一部分技術型產品均被外資壟斷。國內企業亟需突破技術屏障,提高競爭力,構建專屬的差異化優勢。
柴可認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每當人類遇到生產力的物理瓶頸問題時,依靠的都是科學技術升級,替代或者提升人的勞動效率。在家庭醫療健康的紅利正逐漸釋放的當下,家用醫療器械將會朝著愈發便利、先進的方向前進,產品結構必然會得到調整,企業唯有不斷革新思維與技術,方能跟上日新月異的需求,從而促進整個產業步入健康良性的發展快行道。
“盡管在當前,整個行業還面臨著政策限制和技術層面的障礙,需要突破。但作為家庭醫療健康的堅守者,我們愿意從入門級著手,和行業內的其他玩家一道把格局做大。”柴可表示,這臺設備將于2017年首發。在醫療資源矛盾突出及家庭醫療健康前景廣闊的環境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行動起來,積極尋求更大的機遇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