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向全國人民拜年啦,祝福大家財源滾滾、吉星高照、鴻運當頭。”2月4日,在闔家團圓共賀新春佳節時,一段萌萌噠的豬豬拜大年小視頻掀起了人們線上拜年的熱潮。
豬豬拜大年
大紅的春晚舞臺、傳統的民族服飾、新潮的拜年祝福……這款由杭州相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拜年小程序在炒熱新年氣氛的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禮敬。
拜年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特指向長輩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而長者則會給晚輩準備“壓歲錢”,寓意平安度過一歲。但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在一二線城市,年味變得越來越淡,拜年習俗也開始逐漸消失,越來越多人在春節期間選擇去外地過年,而不再是走親訪友。
2014年,騰訊從過年給“壓歲錢”的習俗切入,推出了微信紅包,瞬間點燃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回歸的熱情。“從線下到線上,是傳統文化復興的必經之路。”相芯科技CTO秦昊博士說。截止2018年6月,我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1億,人類社會已經與網絡空間高度融合,傳統文化借助網絡空間傳播,乃至與網絡空間文化相互交融,已成必然。
從西方文化輸出及其對我國文化自信的影響來看,過去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年青人奉行“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喜歡過圣誕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其根子上的原因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使得這些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自信。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發達國家在文化傳播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也不足為奇。
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實力日益雄厚,特別是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領域,我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引領全球的發展潮流。2017年,紐約時報在《人工智能技術比拼,中國超越美國?》一文中,甚至直接給出了“未來,中國或許會成為AI領域的最大玩家”的預言。技術實力的變化,正悄然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
“用創新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不斷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離不開高科技的持續發力。”秦昊說,從“豬豬拜大年”小程序來看,里面涉及的AI語音合成和AI語音動畫兩項技術,我國都走在國際前列,并已經在消費級應用中得到普及。
搜索微信小程序“豬豬拜大年”
相芯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圖形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高科技公司。這次,其推出的“豬豬拜大年”小程序,采用了Rokid公司的AI語音合成技術,將用戶輸入的文字轉化成一段卡通風格的語音,然后再采用相芯科技的AI語音動畫技術,讓語音來驅動虛擬形象“豬豬”送祝福,并最終為用戶生成一段拜年小視頻。期待這樣的小程序借力高科技,能在大眾心中埋下一顆文化復興的種子,喚醒人們內心的中華文化基因,讓傳統文化浸潤心靈、啟迪人心,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從微信紅包到“豬豬拜大年”,從線下到線上,高科技始終如影隨形。“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深耕智能圖形領域,讓智能虛擬形象走入千家萬戶,助力人們在潤物細無聲中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進而助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2018年相芯科技已經和浙江大學合作成立了“智能圖形計算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智能圖形技術的前沿研究,支持相關技術在移動互聯網、VR/AR等行業的突破創新和應用推廣,形成對學術界與產業界引導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