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新一代汽車發展方向的主導因素,汽車動力性能、操控性能、安全性能和舒適性能等各個方面的改進和提高,都將依賴于機械系統及結構和電子產品、信息技術間的完美結合,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汽車產品的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目前除了一些車內音響、視頻裝備、車用通信、導航系統以及車載辦公系統、網絡系統等車內電子設備的本質改變較少外,現代汽車電子從所應用的電子元器件到車內電子系統的架構均已進入一個有本質性提高的新階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核心器件就是智能傳感器。
安全應用帶動智能傳感器市場飆升
汽車應用相關的傳感器除光照度、圖像傳感器和主動探測的超聲波、微波、毫米波雷達外,還包括壓力、液位、流量、位置、高度、距離、速度、轉速、轉矩、加速度、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等傳感器,以及適合汽車總線的CAN總線式智能傳感器。霍尼韋爾公司汽車電子部工程師陳陽表示,業界正在應用非接觸的位置測量、磁阻、磁變、霍爾效應、顯微加工的硅芯片、熱覆膜、Piezo陶瓷等技術方式,采用通用化、標準化的設計理念來提供切合市場需求的汽車傳感器。
各種各樣的產品已經深刻地融入到汽車的各個功能系統,包括發動機管理系統、底盤與傳動系統、安全系統、車身電子系統、空調環境系統等等。從汽車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來看,它將不僅僅局限在發動機管理系統,而是越來越多地與環境保護、安全和智能化聯系在一起。未來幾年,汽車引擎和驅動部分的應用仍然是智能傳感器的最大應用領域,雖然其增長趨勢將沒有其它應用那么明顯;尾氣排放控制傳感器的需求的增長前景仍然被看好,世界各國有關汽車尾氣排放限制的法規逐漸嚴格,這將大力推動排放控制傳感器市場的增長。
此外,隨著汽車安全技術的重心正由被動安全轉向主動安全,安全應用將是一個有著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據Du Pont Automotive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汽車消費者來說,安全至上,其重要性排在性能、娛樂功能和燃油效率之上。政府的直接推動和影響是汽車安全應用得以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例如,對于輪胎壓力監測來說,根據聯邦汽車安全標準138 (FMVSS138),美國正在執行強制規定,要求為美國市場生產的汽車必須在2007年以前100%安裝直接胎壓監測解決方案。
中國政府目前也在考慮強制重型車輛配備ABS系統,以改善道路安全狀況。雖然目前中國沒有要求采用胎壓監測系統(TPMS)的相關規定,但這種應用也出現了增長的趨勢。對此,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亞太區汽車電子總監楊飛評論說:“輪胎壓力傳感器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我們將看到安全和保安領域將有越來越多的應用,能夠使汽車自行變得更加安全、更加舒適和更有效率。”英飛凌科技亞太(私人)有限公司汽車與工業電子市場部高級經理蔡志雄也強調,現代汽車必須采用更多的傳感器,以提高智能化程度。他還堅信,安全應用將是關鍵的增長領域之一。
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計,汽車半導體市場在2008年以前的平均增長速度為9.2%,到2008年將由2003年的139億美元增長到215億美元。中國是其中的關鍵增長動力之一,增長速度最快。飛思卡爾的楊飛指出,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市場,中國的多數汽車配置都非常基本,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及客戶對于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市場將需要更多的功能強大的汽車。他說:“因此我們可以預見,一方面半導體增長將因汽車產量增長而倍增;另一方面,客戶對于汽車安全功能的期望越來越高,將為中國汽車傳感器市場創造出巨大的潛力。”陳陽也透露,中國是霍尼韋爾汽車傳感器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該公司的汽車電子部門正在為不同車型定制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