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證報報道,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專家們日前開發出了一項利用DNA存儲數據的技術,優越性十分明顯,其海量容量是傳統介質無法比擬的。目前這項技術所面臨的唯一障礙就是成本過高,不過專家表示該技術有望在十年內將其普及。
DNA,即脫氧核糖核酸,主要功能是存儲包含各種指令的生物信息,組成DNA的有G(鳥嘌呤)、T(胸腺嘧啶)、A(腺嘌呤)、C(胞嘧啶)四種堿基,并通過四種堿基不同順序的編碼,存儲了生物的所有遺傳信息。談到存儲信息,現有的硬盤無法跟DNA相比。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基因代碼可以把數十億的信息包含在一克DNA分子中,而一毫克的分子將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中的所有書籍完全編碼后仍綽綽有余。不過這一切目前還只停留于理論上。
為證明該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團隊先將遺傳學教材轉換并存儲到DNA存儲芯片上,然后再轉換回數字格式。演示系統的出錯率為百萬分之二,總共只有幾個單詞拼寫錯誤。這種效果等同于DVD,且遠勝于磁盤存儲設備。
當前,生物科技潮正在美國市場上蔓延,這其中生命科技公司股票(LIFE)年內漲幅達到49.95%,塞爾基因(CELG)、生化基因(BIIB)及美國安進公司(AMGN)年內漲幅分別為55.05%、45.21%及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