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中,便攜式醫療無線數字X線成像設備已經在造影市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數字成像設備在歷經多個發展障礙之后日漸成熟,已經從以前笨重、難于使用的狀況中解脫出來,變成了輕盈的、完全符合便攜式成像要求的設備。這些新設備可以粉墨登場嗎?我們需要制定什么樣的策略才能實施這項投資呢?一些行業先驅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自數字化成為行業主導以來,便攜式無線數字X線成像設備是X線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放射臨床操作科主任、科學管理碩士、放射師Mary-TheresaShore說。實際上,波士頓保健合作伙伴系統成員之一——布萊根婦女醫院最近修改了X線成像設備的采購規格,要求所有新采購的設備都必須采用便攜式無線數字X線成像技術。
該醫院之所以樂于接受此項技術,是由X線成像技術具備的基本特點——成像質量和效率決定的。
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85%的便攜式研究針對胸科檢查,胸部結構由骨頭、肺葉和軟組織構成,結構復雜,難于解讀。另一個因素是嵌線的直徑尺寸越來越精確,多條紋絡可能出現錯綜復雜的局面。“Foos等人發表于《臨床造影》2010年9月刊的研究顯示,提供邊緣增強的視圖提高了放射醫生和重癥護理醫生診斷的精確性,可以確定血管、紋絡的位置,常見的適應癥可以通過重癥護理設備獲得便攜式胸科X光照片,”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放射醫生FlorianJ.Fintelmann說。
布萊根婦女醫院放射技術主任、放射師MichaelDelvecchio指出,圖像質量的提高對便攜式成像技術至關重要。以前在布萊根婦女醫院,手術病人接受術前X光檢查需要在一臺固定的數字X線成像設備上進行。但是,以后對病人的隨訪研究卻使用計算機X線成像設備。“圖像質量并不是那樣清晰,每天比較術前數字化X線成像與術后的計算機X線成像的圖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布萊根婦女醫院入院診斷放射主任、放射師CharlesDavidHealy指出。
“便攜式數字化X線成像使圖像質量實現了標準化,消除實際調查結果與圖像質量之間存在差異這個問題,”他繼續說道。
效率關系
在便攜式無線模式下,成像質量和效率之間的關系清晰可見。在傳統的計算機X光攝影模式下,技術人員需要不斷地走動,為每個病人多次準備卡帶,才能獲得研究結果,大多數檢查需要數分鐘才能完成。然而,由于技術人員需要返回科室曝光卡帶,所以放射醫生和轉診醫生獲得圖像前會有20至30分鐘的等待時間。Shore指出,在無線模式下,成像可以通過檢測器直接傳輸給圖片存檔及通信系統,4到5分鐘內醫生就可以查看這些圖像。
第二個效率因素是可以立即評估無線設備的成像質量。在計算機X光成像模式下,如果技術人員裁剪掉了一部分骨骼圖像,或者病人移動身體,而這個問題直到技術人員在科室曝光卡帶時才發現,那么技術人員就要返回門診樓,要求護士再做一次檢查,而護士不一定會予以配合。
“技術人員運用數字X線成像設備,可以看到病床邊的圖像,能夠重新進行檢查,”Shore說。另外,人們忽視了返程可以提高效率。Shore和她的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發現,技術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醫院計劃完成重復性分析工作,確保技術可以開展必要的重復性檢查工作,能夠獲得更好的圖像。“技術人員知道第二次檢查會使輻射量翻番,但是我們還是計劃對此進行監控,”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