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誰愿拿出崗位破解大學生“實習難”
暑假還未到,杭城各個高校勤工助學中心打給早報的電話卻響個不停,話題只有一個:能否請媒體呼吁一下,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接納高校實習生。
浙江工業大學勤工中心學生負責人劉冬說,7月5日,浙工大將舉行一場面對在杭高校、22家企業參加的實習招聘會。與往年不同的是,數百名有特長的同學都將通過“掛牌”形式,在網絡上依照編號公布信息,等待企業挑選。
大學生削尖腦袋找實習
作為大學生的你,是不是也在這個暑假前夕,削尖腦袋地找實習單位?是不是為了實習,已經托遍身邊的親朋好友?是不是也在感嘆:“沒有社會關系,實習一崗難求?”
朱曉哲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商學院金融系05級的學生。今年暑期,他已經提前找到了一家心儀的實習單位——一家位于上海、規模很大的證券公司。
比起普通同學,朱曉哲還算是有略勝一籌的經驗資本——之前,他曾入選商學院“商行天下”暑期實踐小分隊,赴寧波方太集團財務部、人資部實習。“優秀的大公司會有很多培訓計劃,雖然在校的實習生做不了太多,但也是收益匪淺。”
不過,回顧起自己的“實習應聘史”, 朱曉哲用了“殺出一條血路”來形容:不僅要有實習背景,還要通過網絡申請、面試。“競爭同一崗位的很多都是復旦、上海交大的大三或者研二的學生。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要爭取一個實習崗位,談何容易!”朱曉哲說。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實習崗位難尋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浙江工業大學勤工中心學生負責人劉冬說,每年暑假,僅工大就有80%的學生希望進行專業實習。“今年雖然有22家企業來參加實習招聘會,但可能還是不能滿足眾多大學生的需求。”
為實習掛牌網上等人挑
“160號同學,男,研究生。社會工作能力簡介:51單片機、c/c++編程,vb,網絡安全等……”
“126號同學,女,身高160厘米。社會工作能力簡介:曾經做過促銷、文秘、發傳單及各種青年志愿者活動,普通話標準流利,有較強的責任心……”
從6月25日開始,浙江工業大學“勤工網”出現了數百個大學生的“掛牌信息”。這些信息目前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據劉冬說,今年實習招聘會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許多有特長的同學事先將自己的信息“掛牌”在勤工網上供用人單位瀏覽,有意向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會當天,可直接依照編號找人洽談。
不過,記者發現,已經記錄在案的前165名大學生,半數以上學生只有家教從業經歷或簡單促銷經歷。“并不是說我們不想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只是實習單位太難找。”一名學生無奈說。
“對于專業性崗位而言,企業需要進行時間培訓。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學生們或許不能很熟悉地掌握企業所要求的技能。企業選擇實習生還很謹慎。”劉東說,所以,這次來招聘的22家企業,可能以服務行業居多,兼職性崗位多于專業性崗位。
劉冬說,大學各個年級學生的實習目的和要求都不一樣。“大一大二的學生,因為專業知識學得還不是很多,尋找實習單位的時候會有一些盲目,大多以兼職性的實習崗位為多;而大三、大四的同學考慮到自己的專業和就業,會選擇和自己所學專業掛鉤的崗位。”
“不過有個目標是一樣的。社會上越來越注重對應屆畢業生實踐能力的考察,同學們都想通過實習的機會增長實踐能力。希望社會各界能幫學生們一把。”劉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