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并實現精準農業無線傳感器網路,用于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用高性能、超低功耗單片機MSP430F149設計溫濕度和光照強度傳感器節點;用高性能32位ARM處理器LM3S6918設計匯聚節點,采用無線射頻器件CC1000實現數據的無線收發;針對匯聚節點能量不限的特點,改進傳統MAC協議,提出并實現了一種新的MAC層通信協議。實驗證明,該網絡具有生命周期長、穩定性好的優點,可以滿足精準農業的環境監測要求。
精準農業被稱為人類農業生產的一場革命,并依托于信息技術。準確實時的信息供給是精準農業的首要條件,它的實現依賴于大氣溫濕度、風速、光照強度況等多種先進的傳感器。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采用無線公共網絡等無線通訊方式進行農、林、牧業的遠程監測的研究。這些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是傳輸速度快、信息量大、傳距離輸遠。但因其功耗高、時延長、通信費用高等因素,在農業環境監測中未得到廣泛的應用。
無線傳感器網絡有監測精度高、實時性好、容量大、覆蓋區域大、功耗和成本低等顯著優點,適合于精準農業環境監控系統的實現。開發用于精準農業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降低其能耗、提高其生命周期和可靠性等關鍵技術,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1 系統總體設計
大多數精準農業監測系統中,各個監測區域相距較近,所布設的光照、濕度和溫度等傳感器節點可在同一無線節點的輻射區域內;同時,控制中心一般都可持續提供能量,匯聚節點能量不限。為此,監測WSN采用星型拓撲結構,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1)信息中心即管理節點,負責接收匯聚節點通過GPRS網絡上行發送的數據,并提供Web服務功能;當傳感器節點工作失常,或者“死亡”時,應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2)匯聚節點周期性發送信標幀,接收傳感器節點發送的數據幀并通過GPRS網絡向信息中心轉發;接受信息中心查詢命令,并向傳感器節點下傳完成查詢任務。
3)傳感器節點采集監測信息,并及時地向匯聚節點上傳數據;當某個節點的能量低于一定門限時能及時上傳低電量告警信息。傳感器節點采用電池供電,在非工作狀態時一般處于休眠狀態。
2 通信協議
精準農業監測WSN具有單覆蓋、匯聚節點能量不限、實時性要求不高等特點,為了降低節點功耗、延長網絡生命周期,改進傳統的MAC協議,提出一種基于TDMA的星型MAC協議一START-MAC協議。
START—MAC協議采用信標幀、確認幀和數據幀3種幀格式。其中信標幀用于匯聚節點的廣播同步;確認幀用于匯聚節點應答傳感器節點;數據幀則用于承載傳感器節點向匯聚節點發送的數據。
協議中匯聚節點始終處于發送/接收轉換的狀態,處于發送和處于接收狀態的時間比為1:1。匯聚節點每隔周期T即發送一定數目的廣播幀對全網進行廣播,該廣播幀包括了匯聚節點的同步信息。網內要傳送數據的節點任意接收一幀廣播幀,否則就丟棄。接收了廣播幀的節點延時一段時間后待匯聚節點轉入接收狀態,在規定的時隙里發送數據,否則轉入睡眠。這樣既避免了數據碰撞,又降低了能量的損耗。
將傳感器節點一個周期內協議步驟歸納如下:
1)控制傳感器模塊采集數據,判斷是否為新數據,是則進入步驟2)否則進入步驟4);
2)接收一幀信標幀,然后進入低功耗狀態;
3)延時至規定時隙,向匯聚節點發送數據;
4)進入低功耗,延時至下一周期。
匯聚節點一個周期內協議步驟如下:
1)進入發送狀態;
2)若有確認幀需要發送,則發送確認幀,然后發送信標幀對全網進行時間同步;
3)轉入接收狀態,接收數據;
4)若接收狀態接收到數據,需要進行存儲、串口操作或LCD顯示,則進行該操作,結束后轉到步驟1。
一個完整的START—MAC協議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