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新華網聯合清華五道口、《清華金融評論》舉辦的2016年(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年會結束的背景下,央金所就普惠金融核心內容,開會探討中央的普惠金融政策,研究央金所未來的發展方向。會議決定堅持走黨中央提出的普惠金融道路,連接大眾與央企,促進資金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做到投資者與央企的雙贏的局面。會議上,央金所同時分析了自身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
隨著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這幾年來的井噴式的發展,各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這不但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活力,大大緩解了融資的難題。在今年兩會上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就明確提出了要發展普惠金融和多業態中小微金融組織。這是普惠金融首次被納入到國家五年規劃建議中來,對行業的定性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作為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助力,引領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在國家層面,互聯網更像是一個工具,平衡了國家經濟鏈條中體制內的不足。作為一個成長性很強的發展領域,互聯網金融在金融信貸、借貸方面有著很大的空間。因此,普惠金融政策的屬性能夠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更多地被體現。
“互聯網+金融”的實踐
對于央金所而言,實現其普惠金融的過程,是通過互聯網的高效和央企的低風險等優勢快速幫助投資人獲得利潤,這也是央金所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運營過程中最大的機遇和價值所在。
一方面,通過運用互聯網的渠道優勢,連接兩端,打通投資人與央企之間的融通并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交互;另一方面,通過與平臺合作機構,甄選識別優質的央企,以高效低風險為其提供資金,從而將大眾金融與央企產業鏈進行深度融合。
實現普惠金融必須建立在多方合作基礎上,打破傳統金融機構間的相互分隔,結束金融機構與產業鏈互相分割的現狀,才能使普惠金融具備落地的可能性。通過八年的實踐,央金所在這方面有了充分的信心。
央金所緣何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被給予很高的期待,它需要適應各個不同領域里的投資需求,在最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人們的對個人財富管理的新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財富能帶動社會效率整體提升和金融效率的提升,對于社會整體而言是一個進步。
在政府大力支持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在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和利率市場化公平和透明的宏觀背景下,央金所作為國內率先專注于央企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信息中介服務平臺,結合嚴謹閉環的風控模式,專注為央企提供規范化、專業化的網絡借貸信息服務,旨在為投資人實現財富的穩健增值,為有投資需求的借款人搭建一個透明、規范、專業的網絡借貸信息服務平臺。
借貸雙方對于平臺而言是最為重要的服務對象,央金所“獨立、透明、敬畏”的職業操守,將持續為用戶提供價值服務,以獲取用戶的信任,不斷加強風險管理能力,讓資金融通各方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