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馬總舵一手導演的雙11大戲,汽車媒體紛紛攀上了電商這個炙手可熱的舞臺。雙11硝煙剛剛散去,各種統計數據迅速火熱出爐。天貓的雙11數據毫無置疑的再創新高,各種記錄再次被輕松打破,這些似乎已經不再成為人們驚訝的談資了,畢竟人們對馬總舵的號召力是毋庸置疑。今年雙11另一個意外的亮點,汽車電商迅猛地搶盡了風頭,搜狐汽車、易車和汽車之家三強號稱總成交額達到235億,占天貓總成交額350億的2/3。
各種繁榮的數字之下,似乎洋溢著一些躁動。歷史總是有一些驚人的偶合和奇遇,不禁讓人想起了前不久剛剛熱映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中國特色的消費節日
上世紀20年代,一戰剛剛結束不久,新生的美國第一次以強大的勝利者姿態迎接著屬于自己的時代,工業空前繁榮。亨利福特成為了這個時期美國工業的杰出代表,其創造的汽車流水化生產線制造模式,引領了當時工業發展的潮流。整個美國沉浸在美國夢的狂歡中,物欲橫流,紙醉金迷,人們追慕虛榮,追求物質,生活奢靡,揮霍大度,尤其在上流社會中以攀比為榮,窮奢至極。
如今雙11狂歡中也隱藏著躁動和非理性。今年雙11,與往年相比,消費者和商家重視程度更上一層樓,誰都不敢落后,誰都爭前恐后,誰都想在這樣全民狂歡的盛宴中收獲頗豐。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提到:市場往往受情緒驅動,而非價值判斷驅動。情緒相互傳染,會使市場走向越來越偏離價值判斷,也越來越繁榮。如今雙11的繁榮之下,是消費者的越來越沖動,非理性消費越來越多,當你身邊所有的人都在沖向雙11場子血拼的時候,沒有人愿意成為旁觀者。
具有歷史巧合的是,蓋茨比所在的上世紀20年代是美國的工業化時代。而如今,雙11大潮所處的全球經濟背景卻是美國“去工業化”過程?!叭スI化”是指全球化浪潮下,中國產品以低價格沖擊全球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時候,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對美國的替代和競爭過程。全球化對應的是美國“去工業化”過程,大量的制造業工資增長率顯著低于勞動生產率的改善,導致了美國的有效需求不足,從而使得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明顯疲軟。
另一個角度,中國在這一輪全球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低成本的后發優勢,出口貿易劇增,迅速成為全球制造工廠。然后金融危機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歐美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導致內需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出口貿易。中國的低端制造工業就像脫軌的高速列車,無法嘎然止步,天量的產能無法通過外銷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只能轉而投向內部市場,剛好與近十年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進步相結合,就誕生了雙11這樣的中國特色消費節日。
意在打破壟斷經銷模式
再看今年雙11汽車電商的成績單。乍一看數據,235億,天貓總量的2/3,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畢竟天貓的雙11已經是第五年了,阿里集團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進行宣傳和引導,馬云個人的影響力更是毫無疑問為雙11火上澆油,350億的成績即使存在水分,大家也都心服口服。然而今年剛剛興起的汽車電商,一上來就是200多億的銷售額,直逼天貓總額,似乎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