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外熱像儀的發展歷史
自從1800年赫謝爾利用水銀溫度計制作的最原始的熱敏探測器發現了紅外輻射以來,人們就開始不斷運用各種方法對紅外輻射進行檢測,并根據紅外光的特點而加以應用,相繼制成了各種紅外探測器,如熱敏型輻射探測器(溫差電偶探測器、電阻測輻射熱計、熱釋電探測器)和半導體光電探測器(光電導探測器、光伏型探測器等)。最初,人們只能以單個探測單元通過光機掃描的方式并協同低溫制冷器來實現圖像探測;后來,則出現了探測單元數目在一萬以上,且自帶有信號讀出電路的二維N×M元焦平面陣列(FPA)探測器;而現今,集成了探測器后續信號處理電路,包括信號讀出電路、前放、模數轉換器等的第三代被稱為“靈巧” (smart)凝視的大陣列焦平面也已開始嶄露頭角。
紅外焦平面熱像儀是一種可探測目標的紅外輻射,并能通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是集光、機、電等尖端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品。因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隱蔽性能好、跟蹤、制導精度高等優點,在軍事及民用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二、紅外熱像探測器的分類
紅外熱像探測器的焦平面上排列著感光元件陣列,從無限遠處發射的紅外線經過光學系統成像在系統焦平面的這些感光元件上,探測器將接受到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進行積分放大、采樣保持,通過輸出緩沖和多路傳輸系統,最終送達監視系統形成圖像。
紅外焦平面陣列分類有:
1、根據制冷方式劃分制冷型和非制冷型。
2、依照光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原理劃分為光子探測器與熱探測器兩大類。
3、按照結構形式劃分為單片式和混成式兩種。
4、按成像方式劃分為掃描型和凝視型兩種
5、根據波長劃分:1~3μm的短波紅外、3~5μm的中波紅外、8~14μm的長波紅外三種不同波長的探測器。
三、紅外熱像技術在國內應用狀況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紅外熱像技術除在軍事領域外,在民用領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在民用領域使用的紅外熱像儀探測波段為8~14μm長波的非制冷焦平面凝視型紅外熱成像儀,其體積、重量、操作性均比第一代制冷型紅外熱像儀有了很大的改進。
紅外熱像儀在國內現主要應用于如下行業:
l 建筑檢測:檢測房屋的節能、滲漏和空鼓等狀況。
l 設備預測性維護:主要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巡檢,提前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
l 研發與品質管理:主要對產品的發熱狀態進行檢測,提高產品的質量。
l 消防:搜救和日常防火安全檢測。
l 其他:如科研、教育、醫療等。
四、紅外熱像技術在國內建筑檢測的應用狀況
目前,紅外熱像儀在國內部分建筑行業已經開始使用,主要應用有:
建筑安全檢測:建筑滲漏檢測
白蟻防治
空鼓及外墻飾面粘貼缺陷檢測
建筑電氣檢測
建筑節能檢測:節能材料檢測
建筑密封性檢測
暖通系統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