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危害極大。2015年云南邵通8×12特大雹災事件,不到2小時,數萬畝絕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億。有效地監測冰雹和預測冰雹的發生至關重要,市場迫切需要能夠以更高準確度、更細顆粒度提供服務的產品。但是,目前市面上僅存在著極少量服務,并且集中于提供在強對流天氣下冰雹發生的概率大小。
算法預測2018年07月08日傍晚北京市延慶區冰雹
為了解決現有冰雹服務產品存在的問題,氣象AI公司KuWeather深度創新,成功發布最新基于深度學習的冰雹監測和預報產品。
作為專業進行精細服務的氣象AI公司,KuWeather發現,現有的少量服務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從產品受眾的角度來看,普通用戶由于缺乏對氣象專業知識的了解,很難從概率型描述轉換為對實際風險的客觀預知。因而,過度解讀風險、以及低估將要到來的冰雹危害的情形比較常見。
從產品準確度的角度來講,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主要方法為對強對流物理過程輔以探空站、溫度場、數值預報等資料進行綜合判斷后,給出概率型的輸出。也即某塊區域內發生冰雹的概率。而由于探空站觀測分布稀疏、時間致密度較差,以及許多強對流過程的復雜性超越采用的物理過程,最后發現,觀測和預報的地理精細度和準確度都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冰雹服務產品存在的問題,氣象AI公司KuWeather深度創新,成功發布最新基于深度學習的冰雹監測和預報產品。
深度學習的結構在集成圖像、空間、時序、以及對條件的物理理解上具有獨有的優勢,并且能發掘出傳統算法物理過程無法體現和考慮的映射關系。同時,之前KuWeather人工智能團隊成功研發的未來2小時分鐘級降水短臨預報,也在技術上為本產品冰雹預報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輸入項。
創新的算法結構使得本款產品在多方面實現了突破。
該產品顆粒度直接達到經緯度級別。平臺實時對全國地理范圍內任意一點是否正在有冰雹發生進行判斷,以及對未來一定時長內的冰雹進行預測。
同時,依據過去數年全國冰雹過程的實際比對,KuWeather新冰雹產品無論是實況監測的準確度還是對未來冰雹發生預報的準確度都明顯高于現有產品。這為實際服務減災減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KuWeather積極發揮AI優勢,打破傳統方法邊界,深度創新,為減災減損作出獨特貢獻,為企業民生保駕護航。